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763
赵成峰介绍,近年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统筹相关渠道资金,积极支持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主要通过四个渠道予以支持。一是中央预算内投资。“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安排超过4700亿元,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二是2023年增发国债。共安排增发国债资金1400亿元,支持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三是超长期特别国债。2024年以来,将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纳入“两重”建设支持范围,已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超过2900亿元。四是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街区(厂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
笔者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
“茅台比喻为一棵大树,这棵大树有万千茅台工匠撑起质量的天,有数代茅台人积淀起的枝繁叶茂的品牌,也有向下伸向消费者需求的渠道根系,既具有向上生长的动能,又具有向下扎根的韧性,这就是信心、定力和底气所在。”王莉说。
上海5月20日电 (谢梦圆)20日,上海海事局与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携手合作,成功实现船舶转籍“四证”——船舶所有权证书、船舶检验证书、国籍证书及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无感化”同步办理,标志着“船舶转籍一件事”在上海地区实现全域贯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报告》本身的写法,就体现了一种很有“代入感”的系统性:按照企业从设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分成“进入市场”“要素保障”“经营环境”“纠纷化解”“企业退出”等5个部分。
宋均营:中国长期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促进科技进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而拉美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科学教育投入上存在不足,如何培养科技人才成为困扰多国的难题。对此,中国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助力拉美国家培养本土科技人才,彰显责任与担当。相关合作不仅为拉美国家创造了短期机遇,从长远来看更是促进了双方在治国理政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副主任郭子衣曾作为中医专家援助安哥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金伟也曾两度参与援外医疗。不少侨胞直奔他们而来。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广州5月19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广州海关19日消息,今年前4个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达400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17.6%,连续11个月实现正增长。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三年之后,离岛北归之际,他又在这里挥毫写下《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诗中既有“贪看白鹭横秋浦”的闲适惬意,又暗含“青山一发是中原”的绵绵乡愁。
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两重”建设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支持1465个项目。截至2025年5月,今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一批项目建设。
此外,在“博聚沈北·智启新城”——沈阳博士看沈阳沈北站活动中,120名在读博士及企业代表齐聚沈北新区。博士们在沈北大学城科技园开启创新之旅。人社部门详细介绍了沈北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规划,并解读沈北博士招引政策。大家实地考察沈北英才社区的人才公寓,了解人才安居政策;走进沈阳先进制造园,感受沈北新区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强劲实力。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学校构建的“融城·融红·融湾”思政体系已初显成效,通过推进学校思政工作与赣州发展实践双向融入,助力城校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融城”;将赣州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实现“融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深刻理解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重要性,学习大湾区改革创新精神,争当“融湾”生力军。学校在“三融”建设中,建成了一批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涌现出一批高校思政工作优秀案例,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20余项。